
1
沃土藏芯,科技织梦
第一站: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区
师生们在种业科技的静谧实验室里,聆听了一场由基因谱写的生命交响。深刻理解“种子”作为农业“芯片”的战略意义,让大家从源头上认识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发展与安全根基的坚实支撑。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强化了师生对国家核心利益与共同奋斗目标的认同。


2
孝和满院,德泽乡邻
第二站:仇庄书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千年古训在仇庄村落地生根,“以孝管村”的动人故事与淳朴乡风,展现了孝道文化、法治精神与基层治理的完美融合。这堂深刻的德治与共同体教育课,让师生们切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文化传承与邻里守望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润物无声,耕耘希望
第三站:中国农业大学通州实验站
实验站里,一代代农学人“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执着精神深深触动了艺术学子。高校智慧如春雨般精准滴灌田野,服务人民的实践,激励着舞蹈学子思考如何同样扎根生活,用艺术创作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初心与使命。

4
艺心乡建,舞暖万家
第四站:于家务回族乡文化小院
调研在充满民族风情的文化小院迎来高潮。成人导航
同学们献上《锦绣中华》,优美的舞姿与欢声笑语消融了陌生边界。座谈会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在中华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图景。


此次于家务之行,是一次深刻的启迪与温暖的奔赴。师生们亲身体验了科技兴农、乡村治理与文化传承的成就,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与责任担当。大家表示,必将把这份来自乡土的滋养与“铸牢”的深刻感悟融入未来艺术创作,用舞蹈讲好温暖而有力的中国故事,为赋能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稿 | 李天泽 李晓晗
图片 | 徐欣然 蔡亚斌
排版 | 龙涵琪
审核 | 王淼 李依霖 李慧娟